品種選擇與播種
選擇優良菌種,菌種的培育溫度以28℃為宜,30℃時雖然菌絲生長快,但稀疏無力,生活力弱。菌齡30d左右,以菌絲發到瓶底、菌種瓶肩上出現少量淡銹紅色的厚垣孢子時播種最佳。草菇播種一般采用撒播法,在培養料表面直接撒上草菇菌種,輕拍料面,使菌種與培養料緊密結合。下種后用肥熟土在培養料表層覆蓋。一般上午進料、下午播種,高溫下播種有利于發菌,室溫36~38℃、培養料表面溫度39~40℃時播種最佳。播種量為每m23.5~4瓶,如用17cm×33cm規格的塑料袋菌種,則每m2用種量2袋。地栽條件下每1000 m2用種量630~675瓶或塑料袋菌種300~330袋。
播種后管理
播種后床面覆蓋薄膜,5d內保持35~40℃溫度,注意遮蔭,防止發菌期間溫度>40℃或<22℃。草菇菌絲封面后揭去薄膜并將溫度控制在32℃左右。播種4~5d后在風靜或微風條件下背風短期換氣,注意保濕。播種后7~8d,培養料中心溫度在30~33℃時,草菇菌絲開始扭結形成小菌蕾,在小菌蕾出現時對環境條件極為敏感,防止陽光照射和溫度的劇烈變化,還要滿足草菇菌絲旺盛發育階段對氧氣的需要。
在出菇期間水分管理十分重要,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在90%左右,地面要經常澆水、空間經常噴霧;菌蕾形成之前如果發現水分不足可將水噴在覆土上,并保持水溫和料溫一致以免菌絲受傷。當大部分菌蕾生長至花生粒大小時床面開始噴水,噴水后注意菇房通氣,讓菌蕾表面水分散發。
